3、贵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有哪些创新举措?

发布者:发布时间:2021-06-16浏览次数:5711

 设立本科创新实验班,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校设有“新能源汽车”“智慧医疗”“绿色制药”“量化投资”等创新实验班,面向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实验班学生从全校学习成绩优秀,具有较大学习潜力或特殊专长的学生中选拔(音、体、美等除外)。学生根据报名条件自愿报名,学院初审,教务处确定进入复审学生名单,学院考核小组根据复审成绩择优录取。实验班低年级学生实施通识教育,旨在拓宽基础、加强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高年级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制订个性化的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专业教育,旨在强化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和学术研究能力训练。

万哲先数学实验班采用虚拟建制,在执行正常的专业培养方案外,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导师科研课题训练与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等国内外大赛的锻炼,提高利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升学生人文素质与科学素养,使其逐步成长为数学学科及相关学科领域优秀人才。在第二学期初,从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统计学等四个专业中,通过笔试、面试等环节,选拔进入实验班。

 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强实践、能管理、善创新的未来优秀工程师

学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首批试点院校之一,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工程技术人才,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采矿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3个专业为试点专业。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土木工程等3个专业入选“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验班通过新生入校后在本专业考核选拔,采用校企联合培养,分为校内和企业两个学习阶段,实行本科工程型、硕士工程型两段制的工程师培养体系。本科工程型工程师培养模式:4年制本科,“3+1”模式,即在校学习3年,在企业学习实践和完成毕业设计累计1年。硕士工程型工程师培养模式:2年制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即“1+1”模式。学生本科毕业后,通过保送或考试攻读工程硕士,在校累计学习1年,在企业累计顶岗1年,同时完成学位论文。

 实施校企合作办学,培养实用型人才

学校分别与山东全通网融科技有限公司、青软创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办学,招生专业有金融学(金融外包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移动互联应用方向)、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大数据方向)等四个专业;办学模式采用3+1或2.75+1.25的合作办学机制,学生在学校完成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任务,教学实施以学校师资为主,并由合作企业的行业专家强化专业外语教学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在学习后期插入企业课程,以合作企业师资为主;学生在3年内修完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所要求的理论课程;学生在合作企业实训基地内按照企业的项目开发模式进行企业开发实战实训,同时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合作企业方负责双方合办专业学生的就业推荐工作。

2010年,学校与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开展深度合作,设立鲁泰纺织服装学院,采取“3+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为提升学生就业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2021年我校与歌尔股份有限公司签约共建现代产业学院,携手打造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学生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示范性人才培养实体。

此外,我校还在CDIO工程教育、校企合作定制式培养等方面形成了具有鲜明工程教育、产学研合作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