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普通本专科招生答考生问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1-03-08浏览次数:36

 

 

 

1、2010年贵校招生规模及录取批次?

2010年我校普通本科招生计划为7715人,面向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普通专科招生计划为800人。

国防生在提前批录取,艺体类本科专业在本科一批录取,普通类本科专业、高水平运动员及优秀运动员在本科二批录取,中外合作办学本科专业、校企合作办学专业在本科三批录取;定向生专科专业在专科零批录取,中外合作办学专科专业及优秀运动员在专科二批录取。

招生计划及录取批次以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院(招生办公室)正式公布的计划和批次为准。

2、贵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特色?

按专业招生,按大类培养

学校按专业进行招生,分机械、电信、生化材料、土建、地矿、数理、经管、文法、艺体、外国语等10个大类进行培养。继续完善三级教学平台建设,第一学年设置公共基础教学平台,第二学年按学科类设置学科基础教学平台,第三、四学年设置专业教学平台。

实行学分制,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学校实行学分制,主要内容包括:①弹性学制,3至6年;②选课制,学生可以按照自己学习兴趣跨学科、跨年级选课;③主辅修、双专业、双学位制,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辅修其他专业,达到双专业修读要求的,颁发双专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第二学位;④导师制,为学生安排导师,指导学生学习、选课,并对学生的成长进行全面指导;⑤实验室开放制,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学习进程,预约进实验室做实验。学分制的实施为学生创造了自主学习空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与创新能力培养。

学风严谨,学习环境优良

学校十分重视学风建设工作,紧紧抓住教与学两方面,树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育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质量为生命线的学风建设思路,通过实施“科技创新工程”、“文化育人工程”、“社会实践工程”,实现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互动、衔接与融合。在全校形成了“学生以成才为志,教师以授课为业,学校以育人为本”的良好氛围,从而使“德业双修,学而不厌”的学风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外化为学生的精神风貌,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与能力。

3、贵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有哪些创新举措?

设立本科创新实验班,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拔尖人才

学校分别设有机械类、经济类创新实验班,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锐意创新、善于协作、人格健全的一流本科毕业生。为学生到国(境)内外高水平大学继续深造、进行科学研究奠定基础,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的创新人才。实验班学生从学习成绩优秀,具有较大学习潜力或特殊专长的新生中选拨(音、体、美除外)。新生入校后可根据报名条件自愿报名,所在院(部)初审,教务处根据报名人数和个人条件确定进入复审学生名单,在全校范围内聘请专家组成考核小组进行复审,根据复审成绩择优录取。实验班实行3—6年弹性学制,基本学制4年。实验班低年级学生实施通识教育,旨在拓宽基础、加强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高年级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的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专业教育,旨在强化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和学术研究能力训练。

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培养强实践、能管理、善创新的未来优秀工程师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国家教育部主动服务国家“走新型化工业道路”和“走出去战略”需要,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工程技术人才。“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已列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我校是“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首批试点院校之一,也是山东省唯一一所跻身于该试点项目的省属高校。试点专业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采矿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个专业,均为我校国家级和省级特色本科专业,并有相应的硕士学位授予权。“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验班3个专业均采用新生入校后在本专业考核选拔的方式,每个专业选拔40名学生。实验班采用校企联合的培养模式,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两个阶段。实行本科工程型、硕士工程型两段制的工程师培养体系。本科工程型工程师培养模式:4年制本科,“3+1”模式,即在校学习3年,在企业学习实践和毕业设计累计1年。硕士工程型工程师培养模式:2年制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即“1+1”模式。学生本科毕业后,通过保送或考试攻读工程硕士,在校累计学习1年,在企业累计顶岗1年,同时完成学位论文。

实施校企合作办学,培养实用型人才

自2010年起,学校分别与青岛软件园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山东师创软件工程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办学,招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外包方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方向)两个专业,办学模式采用2+1+1的合作办学机制,学生第一、二学年在学校上课,需完成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任务,并由合作企业的专家强化语言教学和动手能力培养,教学实施以学校师资为主;第三学年学生分方向,以合作企业师资为主;学生在3年内修完本科教学大纲所要求的理论课程;第四学年开始,学生在合作企业实训基地内按照企业的开发模式进行企业开发实战实训,同时完成毕业设计任务。合作企业方负责双方合办专业学生的就业推荐工作。

此外,我校还在CDIO工程教育、校企合作定制式培养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4、2010年贵校是否招收国防生,请介绍一下具体情况?

国防生是根据部队建设的需要,由军队有关单位依托高校从参加全国高校统一招生考试的普通中学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招收培养的青年学生。我校是经教育部和解放军总政治部批准招收国防生的高校之一。国防生与空军签订协议后,在校期间每人每年享受10000元国防奖学金,其中,学杂费5000元,生活补助费5000元;完成规定的学业,参加统一组织的军政训练,达到培养目标,取得毕业资格和相应学位后,按协议办理入伍手续并任命为军官。

今年我校招收国防生计划为70人(详见山东理工大学2010年本科分专业招生计划表)。

详细情况可拨打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山东理工大学选培办咨询电话:0533-2782225、2786518。

5、请介绍一下贵校中外合作办学情况?

我校目前与4个国家的5所高校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具体情况是:

与美国世纪大学合作办学项目

该合作办学项目开设专业为会计学,层次为本科,学制四年,实行“4+0”的教学模式:即该项目的学生全部在我校学习并完成学业。学生学习期间除完成部分英语强化训练、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必须用中文教授的课程之外,美方将派教师到我校开设语言课程和专业课程,讲课完全使用英语,采用美国教材、美国教学方式、美国考试及评分标准。成绩合格的学生可获得我校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两校学分互认,取得学位的学生如有意赴美国世纪大学深造,美国世纪大学将提供必要的帮助。

与韩国暻园大学合作办学项目

该合作办学项目开设专业为计算机应用技术、艺术设计、应用韩语,层次为专科,学制三年,学生前两年在我校学习,第三年以交流形式赴韩国暻园大学学习并完成专科学业。两校学分互认,成绩合格,将颁发我校专科毕业证书。毕业后,学生如有意到韩国暻园大学深造,韩国暻园大学将提供必要的帮助。

与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学院、英国威尔士大学•兰彼得、美国宾夕法尼亚布鲁姆斯堡大学合作办学项目

与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学院合作办学项目开设专业为国际商务、信息技术应用,我与英国威尔士大学•兰彼得合作办学项目开设专业为商务管理、商务英语,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布鲁姆斯堡大学合作办学项目开设专业为软件技术。以上专业层次为专科,学制三年,在我校学习,成绩合格,将颁发我校专科毕业证书。毕业后,学生如有意赴相关合作学校继续深造,相关合作学校将承认学生在我校所修学分,并提供必要的帮助。

如需了解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介绍、培养目标、主要学习课程以及各合作办学学校介绍等情况,请登陆我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网站查询,网址:http://oice.sdut.edu.cn/。

报考中外合作办学的考生,请在高考成绩公布后,及时与我校联系签订报考协议。咨询电话:0533-2780673  0533-2786123。

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收费标准为:本科18000元/生•年,专科(在我校就读期间)12000元/生•年(艺术设计专业15000元/生•年)。学费如有变动,按国家最新标准执行。

考生被录取后,专科批次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生可以选择继续出国深造。

6、贵校奖学金、贷学金、困难补助和勤工助学情况如何?

为帮助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按照教育部、山东省以及学校有关政策,我校已经建立起以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学费减免、困难补助、绿色通道为主体的多元化的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体系。学校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设计物质解困、精神培育、能力锻炼三位一体的绿色成长方案。

奖助学金 我校现行的奖学金主要包括以下形式: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山东省政府奖学金,学校普通本专科学生奖学金、单项奖学金,社会团体或个人在学校设立的各种奖学金、助学金。

助学贷款 助学贷款分生源地信用国家助学贷款和校内助学贷款,主要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勤工助学 学校设勤工助学专项经费,每年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约2000个校内勤工助学岗位。

爱心基金 针对家庭发生重大变故或突遇特殊困难的学生,学校设立“爱心基金”。学校还设有爱心超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凭爱心购物券可以到爱心超市免费选取校内外捐赠的各类物品。

绿色通道 学校对经济困难新生实行“绿色通道”,即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先办理注册手续入学,然后学生根据学校有关资助政策规定申请相关资助。

7、贵校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如何?

建校50多年来,十几万“素质高、基础厚、能力强”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从这里走出,他们将“厚德、博学、笃行、至善”的校训铭记于心,或专注于学术研究,或投身于社会事业,或创办高科技企业,成为社会栋梁之才,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我校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去向是各地党政机关、厂矿企业、高中等院校及其他企事业单位。近三年平均就业率90%以上,学校被评为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首批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院校。